戒杀放生的善报按天配资什么意思 (一)放生救物延寿 1.爱护生命 增寿升天 在宋代的一个乡里,有位老人,名叫陈元植的。他的生活稍微宽裕一点,就乐意做不愿让别人知道的善事,就是飞鸟、爬虫这类小小动物,也都得到他的爱护和饲养。所以,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有很多的鸟,一边飞着,一边叫着,落在他的身前。他的这样爱护和饲养动物,已有十多年了。 一天夜里,他梦见身穿鲜红衣裳的,三尺多高的人,对他说:“你做的阴德太多了,你救活了一切生命。你的寿命,原来不长,因为你做了这么多的善事,玉帝延长了你的寿命,保你活到九...
戒杀放生的善报按天配资什么意思
(一)放生救物延寿
1.爱护生命 增寿升天
在宋代的一个乡里,有位老人,名叫陈元植的。他的生活稍微宽裕一点,就乐意做不愿让别人知道的善事,就是飞鸟、爬虫这类小小动物,也都得到他的爱护和饲养。所以,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有很多的鸟,一边飞着,一边叫着,落在他的身前。他的这样爱护和饲养动物,已有十多年了。
一天夜里,他梦见身穿鲜红衣裳的,三尺多高的人,对他说:“你做的阴德太多了,你救活了一切生命。你的寿命,原来不长,因为你做了这么多的善事,玉帝延长了你的寿命,保你活到九十九岁高龄。”
有一天,他一个人坐着,从他的衣袖中有一件东西忽然跳到地上,很快化做身长三尺、穿红衣的人,非常恭敬地把两手拱在胸前,对他行了个礼,然后,端正地站在那里说:“你的寿命本不到四十岁。但由于你做了很多、很多的、不愿让别人知道的阴德,上帝命令我保护你,现在,你已活到百岁了,要辞别人间,回到天上去。”说完,一眨眼就不见了。
于是,元植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孙。命令儿孙选择一块地修建墓穴,过了一个月,元植没有一点病,就死了。
展开剩余94%2.多救生灵 增添寿命
在宋徽宗的宣和年间,有个很有钱的商人,名字叫杨序的。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再过十天,就要死了。但是你能够救活一万条生命,可以免死。”杨序说:“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要救活一万条生命,恐不容易做满这数。”神人说:“佛经上说,鱼的卵,没经过盐腌的,就是经过三年,还可以孵化而生出鱼来,你为什么不考虑考虑这个呢?”于是杨序就把神人说的这番话特别醒目地写在四通八达的大路傍墙壁上,让人都知道不要用盐腌鱼卵;还看见人杀鱼时,就讨取鱼卵,扔到江中,一个多月后,他又梦见神人,说:“你已救活亿万条生命,数目已经够了。你的寿命已经得到延长。”后活到九十岁才死。
(上二则摘自莆田广化寺印《放生杀生现报录》)
3.救鱼免死
唐魏郡马嘉运,贞观六年(632)春,忽见两骑来迎接,就倒地而亡。前往拜见主人,是东海公,想要请他做记室①。马推辞说自己知见浅陋。一定要他担任,他就推举文人陈子良代替。马就苏醒了,陈暴亡。有一天,马与他的朋友同行,向空中望去,显出恐惧的样子。朋友询问,他说看见东海公的使者,要往益州抓人。说陈子良控告你,你本来难以免死。但你在蜀之日,看见池塘里的鱼将被取出,捐出数十匹绢救了它们的命,故得免死。后来嘉运以国子博士终。
当时唐太宗在九成宫,听到这件事,派侍郎岑文本调查,故得知详情。注:①官名。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有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代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元后废。
(出自《法苑珠林》)
4.戒杀延寿
华亭赵素,到青浦,看见死了的仆人站在船上,惊奇地问他,他说:“在阴间做事,今天正在追取三人。一个是湖广人,一个正是你所探之亲。”第三个没有说,赵已猜测到就是自己。到亲戚家,已经听到了哭声。赵急忙回去,又遇上了亡仆,说:“您不用担心,到晚上我不到就免死了。”赵问原故,仆人回答说:“在路上听到有替您说话的人,说您全家戒杀。”等到晚上,果然没有来,赵从此安然无恙。
这就是所谓神灵保佑啊!
(见《竹窗随笔》)
5.鹅死救赵
明末杭州府庠赵某,仁慈不杀。要过年了,有人送来一只鹅,家人想要杀烹,赵极力阻止。除夕又请杀烹,赵又阻止。拖延到端阳节,家人又请杀烹,赵发怒,又被阻止。本月十七日,赵患病。到六月初一,病势危急。看见青衣鬼把他带到阴间衙门,有三人投诉,判官一一接览,又见某某,并杨氏老妇,也被抓来了。正要审讯赵某时,忽见一鹅,站起来说人话,对赵说:“你快走,我代替你了!”赵从原路回来,看见自己的尸体放在棺材上,以魂合体就苏醒了,而鹅在当天,已经自己扑杀在笼内,所见三人都在同日死亡。
生死之事,父子不能相代。赵虽然对鹅有恩,但鹅又怎能代赵而死呢?法性圆明,众生同体,互融互摄。精诚所至,怎能没有感应?鹅能救赵,不能说没有道理啊
(见《戒杀现报)
(上三则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下卷
6.小沙弥救蚊延年
《譬喻经》上记载: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沙弥。那老师因为有宿命通,知道小沙弥的命寿只剩下七天了。他心里这么地想:“如果小沙弥在这里死了,他的父母一定认为我照顾不周才发生意外,心中就会怨恨我的。”
因此,老师父就告诉小沙弥:“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探望父母,过了八天以后再来。”小沙弥很高兴地顶礼,辞别了老师父。
小沙弥走到半路,天上开始下大雨了。他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时,他急忙用土把雨水堵住,使雨水没有淹到蚂蚁窝里去。
小沙弥回家后,一切都很好,没有发生任何变故。到了第八天的清晨,他又回到师父那里。老师父看到了小沙弥能够平安回来感到奇怪。他就入定观察原因,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了蚂蚁而延长寿命了。老师父说:“你做了大功德,你自己不知道吗?”小沙弥说:“我七天都在家里,那里做什么功德?”老师父又说:“你的寿命本来只能活到昨天,因为你救了那么多蚂蚁,所以寿命可以延长到八十多岁。”
小沙弥听了师父这番话,对于“善有善报”的原理更加相信,当然心中也很欢喜。于是他就努力用功修行,从不懈怠,后来也证得了六神通的圣果。
(摘自《譬喻经》第七卷)
7.刘璟放生长命
刘璟是明朝人,他的父亲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司寇”。刘璟年幼时体弱多病,他原有的五个哥哥都先后天折了。因此,刘大司寇对于这个最小的儿子的安危十分关切,他请了许多算命先生来看相,很不幸的是大家都说刘璟很难活过十九岁。
恰巧四川有位叫周士涟的著名相士来到京城,刘大司寇就请周相士到家里来给刘璟算命。周相士看了刘璟的相貌和八字以后,说:“你在十九岁那一年应有一个很难渡过的危厄;不过请你不要绝望,努力忏悔业障,广积阴德,可能扭转恶运。”
十七岁的刘璟听了周相士这一番话,他就决心革除众恶,广行善事。而且以《功过格》和《太上感应篇》作为行为的准则,每天逐条检点反省,起了一个善念,就在东边的墙壁上划上一个红圈圈,动一个恶念,则在西边的墙壁上记一个黑圈圈。尤其对于戒杀和放生,特别力行,不敢稍怠。这样行了三年,竟然平安地度过了十九岁的难关。
有一天,他坐船要渡过长江,看到渔翁抓到一只大乌龟。刘璟看到了,产生慈悯之心,就把它买来放生。那只乌龟好像很有灵性,一直跟在刘璟的船后送他,跟了五六里,还依依不舍;当天夜里,刘璟住在旅舍,梦见一位穿黑衣又矮又胖的道人,对他说:“公子广行众善,三年从不懈怠。现在你已延寿增禄了。但是你的身体向来薄弱,难免要受寒暑的侵袭。贫道现在有小术相授,依照奉行,可保平安无病。”说完了,马上就教刘璟调息的要领,刘璟醒来,知道是神龟报恩。就依照梦中所学的方法用功,果然健康情况一天比一天进步了。后来他请周士涟相士再来京城,以感谢昔日教诲的恩情。当天晚上,他和周相士同床睡觉,周士涟睡到半夜醒来,觉得刘璟的呼吸非常微细。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周相士就向刘大司寇回道:“这几年来,您公子的骨相改变太多了,我昨天跟他一齐睡,知道他已学会了乌龟的呼吸方法,这不但对健康有益,而且能使福寿绵长,这真是他行善的福报啊!”
后来刘璟活到九十八岁,子孙都很贤明,果然符合了周士涟的预言。
8.萧震护生益寿
浙江省温州府有位丞官名字叫做萧震,年轻时梦见神人暗示说,你的寿命只能活到十八岁。后来他的父亲奉派到四川去做总帅。萧震本来不想随行,他的父亲却强迫他,他只好勉强一齐去四川。
到了四川,主帅设宴款待将士,酒过三巡时,照例要进一道名菜叫“玉箸羹”。这道菜的做法是先以烈火烧红铁筷子,然后刺入母牛的乳房内,乳汁流出就凝结在铁筷上,再加以调味,做成菜肴。
萧震偶然走进厨房,看见许多乳牛被绑着,他觉得很奇怪。询问以后,明白其中真相,甚为惊讶。心里想:“人类只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竟然不惜乳牛无故惨遭这样的酷刑。”于是急忙去禀告父亲,向主帅请求了一面“禁食牌”,并且下令永远禁止食用这一道菜肴,以免乳牛再遭刺伤惨害。
不久,萧震又梦见神人对他说:“你的心地仁慈,做了一件大功德,不但免受天折之苦,而且可以福寿百年。”后来,萧震果然活到了九十多岁,无病安详而终。
(上三则摘自河南省台前县(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吕富枝居士译)《佛教文化》简报30期)
9.暗行好事 明必受报
宋朝人陈元植,欢喜暗中行好事,连飞鸟和虫蚁都受到他的恩惠。陈元植每次到高地上准备喂食的时候,就有许多的鸟儿飞集在他的近傍,叽叽喳喳地叫着,更不害怕什么。这样经过了十多年,有一个夜间,陈元植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穿大红色衣服,身长三尺的人对着他说:“你的寿命本来很短的,因为你阴功积德,普及到其他生物。对于一切生命,你都救济它们,存活他们,你就应当延年益寿了。希望你继续努力,保持良好德行。”
后来陈元植果然得到了长寿。当他活到九十九岁时,一个白天,他坐在家里,忽然那位穿火红色衣服的人站在他面前,对他说:“你的寿命本来不超过四十岁,因为阴功积德,寿命一直延长到现在。几十年来,我接受上天的命令,一直保护着你,现在要和你告别了。”陈元植就把遇到穿大红衣人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过了一个月,他就毫无病痛地去世。
(河南省台前县《佛教文化》简报17期)
10.放生延生
清道光时,湖广总督林则徐字少穆,曾述说:我朋友屠琴邬(wu)太守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已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危险。太守病中立誓,愿以利人济物,忏悔自己业障,其他俗事,一概不再牵挂。
有一夜,观音大士感应入梦,对屠琴邬(wi)说:“你宿世当楚中某官,处事公正而严刻,颇伤‘仁厚’,虽无私心,也应削减爵禄,又常杀物命,应得短命报。幸而你在病中能发坚固誓愿,念念以利人济物为怀,无有丝毫怨尤之心,冥中阴律,只有放生可延寿且可增福禄,你当更加努力。”
屠琴邬醒后,大有感悟,于是合家戒杀,且时常买物放生。这年冬季,便获得朝廷任命为袁州九江太守,受意外殊胜恩遇。次年冬天,病体也痊愈了。
屠太守感念佛法,以自利利他为大愿,愿天下人人都能获得戒杀放生的福报,但又深恐不能人人全信。因此特写“放生录书后”一篇,次第阐明儒家不杀生的道理,然而对于感应入梦一事,却未提到,这对于立言原则,固然确当,但于唤醒世人的心意,或有未能全尽。故在此详细补充述说,使世人明白感应的道理,并不是荒诞虚幻的。
近世风俗奢侈靡费,朋友之间,无故常设宴席,互相应酬,每有宴客,刀几必染赤血,惟有归安张兰渚中丞(巡抚),独守杀戒,从前张中丞镇抚江苏吴县时,曾作“戒杀之注释”普劝官吏百姓。当时有官吏议论说:大臣办理政治,应以人饥己饥,人溺已溺为怀,对于动物煦煦的仁慈,似非急务。众官吏听了,认为有理,因此对戒杀不免疑惑而生退心,只有屠太守正色说:“自古以来,惟有仁爱百姓的官吏,才能爱护物命,从未有爱护物命而不仁爱百姓的官吏。我等应当师法中丞仁民爱物,才是正确的作风,何必疑惑不决呢?”屠太守有此见地,是因笃信戒杀,已经多年,又听说屠太守的先父,年近中年得子,即立愿戒杀放生,希望其子能以文学科举显明于世,屠太守果然以翰林出身,如今又在病中感大士应梦,因福德种子,有其来历。但愿世人观览他的作品,人人勉励遵行,就能慈化风行,天下太和,祥实融洽,对于世道既有禅益,而于个人文学科名,以及消灾延寿,种种善报,也正有如响应声,有感必应,丝毫不爽。
11.屈师纵鲤增寿
屈师在元邨地方,遇见渔翁捕捉一条赤色鲤鱼,鱼望见屈师,跳踟挣扎,似有求救之意,屈师心中不忍,便将它买来放入河中,让它优游而去。
后来梦见龙王邀请他到龙宫中,对他说:“先生本来寿命已尽,因救龙子一命,增延福寿十二年。”
屈师救鲤鱼时年四十八岁,后来寿达六十,子孙满堂,无疾善终
12.定数可回
袁柳庄善于观人相貌,判断吉凶祸福.非常灵验。朝廷某官,携带一幼子来求相命,袁柳庄仔细观察,判断该小孩,决定天折,某官甚为忧虑。
后来遇见一位道人,对某官说:“大人何必忧虑?世间惟有广作阴德,可以挽回定数,但作阴德的机缘也不易得,不如放生,因为放生,随时随地皆可去作。”于是某官,便立愿放生。力行数年,又遇道人说:“如此作法,善业不广,尚不足以改造命运。”某官听后,更尽力救放物命,只要有益于生灵的种种善举,无不捐款推广流通,由此保救物命,不可计数。后来其子,竟然平安无恙。袁柳庄得知,也感到惊奇,因此晚年相命,每劝人行善,得以改造命数。
按:自古以来,由于放生转短命为长寿者,不胜枚举。因为能施于物命,获得生全者,上天必然赐以寿命,这是自然的道理。不仅如此,倘若人能时时以慈心推及物类,自己做到戒杀放生,又广劝他人也能戒杀放生,便能求子得子,求富贵得富贵,推极而说,凡有所求,无不如愿以偿。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说的“吉神佑之,福禄随之”。也如文昌帝君阴骘文所说的“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上三则摘自《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13.俞一郎放生
俞一郎是荆南(今湖北西部至四川东部一带)人。虽然是市井小民,却专门喜欢释放生灵和装塑神像佛像。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五月,俞一郎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昏迷中被两个小鬼拉出来,在荒郊野地里行走。走到一个河边,俞一郎看到来这里的人很多,并且他们都是徒步从水中过河的,唯独俞一郎自己,能从桥上走到对岸。另外还有鬼的使节率领数以万计的飞禽走兽,前来迎接俞一郎。向前走了不远,又遇见一千多僧人。走到一个门楼前,鬼的使节引着俞一郎向里走,俞一郎看到殿上并排坐着十个人,他们都穿着王服。俞一郎问这是什么地方,鬼使说:“这些是阴曹地府的十个大王。”两个判官手里拿着文簿,站立在一旁。片刻,俞一郎被押往殿下,查看他在人世间的所作所为,有大王问:“都有哪些善事、功德,能够让他返回人世?”判官说:“这个人的天然寿命还有十二年,并且赎买释放的生灵已有三千多脱胎成人,因此应该增加二十四年寿命。”大王于是宣判:“俞一郎本来只有六十三年寿命,现在既然增加了二十四年寿命,就派童子把他押回人世吧。”不一会儿,两个青衣童子便领着俞一郎沿青草路往回走,走到一个断墙前,青衣童子推着俞一郎的背让他过去,俞一郎跌过墙头不知不觉便复活了。俞一郎活过来之后,左手掌上写有几行红字,但辨认不出写的是什么,大概是地府批的判语吧。
(摘自河南省台前县《佛教文化》简报38期)
14.戒杀免死
北京人吴兆兴,戒杀生物,并持念准提咒多年。康熙二十年正月初十日,停船在京口码头见岸上人杀鸡,吴劝他不可杀,彼人不信。夜梦神人说你平时能戒杀,已脱了十桩祸、免了十次死,将来还有许多好处,今天劝人戒杀,虽然不信,你还是有功德,那人要信你的话,还能活一年,他明天午时,生喉病死。兆兴吓醒,天明到街市做生意,天黑回船途中,经过杀鸡人家有哭声,询问人知道杀鸡的人生喉病死了,心里很害怕报应不爽毫厘,印发这事实的传单,劝人戒杀。
(摘自《离苦得乐必读》二十二页)
(二)放生救物愈疾
1.放生消业障 病愈体健壮
(放生灵感实例)朱智超
居住上海安庆路四六四弄三十八号的缪棣芬居士,患十二指肠溃疡症,每痛至剧曾阅读佛经,知为宿业所致,应以放生而忏悔业障,故常到市场购买水产放生。一九二年秋,有一次,买了一口袋河蚌,置于晒台盆内,拟于下班后放生。缪之住屋门前,有一位老太太正在拣菜,忽见一个穿老棉袄的人,后面跟了两个小人,一起上楼。这人说“我们来了两三百个,大王只救我们六十九个,其他不知到哪里去了?”话语中哀叹不已。小人问他:“大王把我们弄到什么地方去呢?”这人说:“大王已救了我们,随他放到什么地方去吧!”这位拣菜老人听此三人对话,又听到上楼的脚步声,心想缪家无此亲友,随亦上楼,四处寻觅,不见一人,十分惊异,即守于门口,直到傍晚。缪下班回家,老太太将此事告知,缪亦诧异,四处寻遍,无形迹可疑,忽想起放生事,检点蚌数,果如其数,惊诧不已。即以放生仪式,诵佛名、经咒,授皈依,代其回向,并祝曰:“一定把你们送到安全地方,你们伙伴,已给其他人买去烹食,无法挽救。”为蚌诵经授皈依时,蚌壳个个张开,似领悟恭听。仪式完毕,蚌合有声。缪自此奇遇后,放生益加勤恳。每月工资除去生活费,余皆放生花尽,缪居士的溃疡病,亦不治而愈,现年七十四岁,身体健壮。去年朝礼四大名山后,来访说此因缘,笔录之,以启众信。
(摘自《戒杀放生问答》)
(摘自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印《因果轮回实录》
2.女儿病危放生即愈
薛鸿发安徽人,在沪宁铁路服务,他极信仰佛法,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担任放生部事务。一九二九年夏天,他的小女儿文英,得了很危险的病症,看过许多医生,都无办法。最后一个医生说,要用活鲫鱼胆四个,田螺肉两个,和另外的药捣烂,敷贴肚脐上面,还可以有希望。家里人听他话买好正在准备做,刚好薛君下班后回家,知道这回事,就对家人说,我女儿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何必再杀别的生命,冤冤相报,一直无终了时候,再说有病难好,正需要戒杀放生,才可以得到佛力救助。说完话自己到佛堂,虔心祈求观音菩萨,同时持念大悲咒七遍,再持大悲咒水,吩咐家里人用这水来调药,一方面将鲫鱼田螺放在佛像前,替他忏悔宿业以后,自己提着到新闸桥下河里放生,一边走一边口中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将鱼和田螺放生后回家,就向家人取来所调的药,敷贴女儿肚脐上,再将大悲水给她喝下。当天夜里身上出了大汗,第二天早上,吐出血块一粒像桃仁一样大,病就从此好了。由这一次起全家的人,都感激观音菩萨庇救的大恩,都能够虔诚礼拜诵经持咒。
(新编观世音菩萨灵感近闻录)
3.母病昏惯 放生渐愈
蔡母杨者贤居士,江苏镇江人。一九三三年受子钟驹之劝,专修净土,自定常课,每日念佛千余声,渐增至三万余声,并持心经及往生咒数百卷。旋皈依北平拈花寺全朗法师,誓愈精进。三五年九月初染时疫甚厉,病剧时神志欠清,子就床前念佛,以助正念,夜持观音圣号,以求却病延年。每一闭目,辄见白衣人为母抚按,呻吟稍定。十一日病复昏愤,媳购乌鱼鲤鱼鳝鱼等数百尾,放之长江,以此功德,为母回向西方。迨放生归,母已起坐,诸恙稍减。嗣又于深宵两见白衣人伸手抚按,三闻檀香味起于床下,病即渐愈。
(佛学半月刊一—九期)
(上二则摘自净松居士编《因果报应实证》)
4.放生灵感记
我寺库房朱智超居士逾花甲。于八O年重返灵居,帮助寺务,恢复工作,日常事务频繁。居士婆心深切,并为福建等处义务流通佛经,供应寺内僧众,以及外地邮购,邮件复函,往来事务,工作常至深夜。去春,忽觉右手食指失灵隐隐作痛,经检查,确定为小骨瘤,建议去医院切除。他说:“夙业所惑,切除非善策。并说放生功德能消夙业。”因此,常见他不遗余力的倡议放生。每年计买的各种水生动物,何止数十万生命。
从八三年五月至八五年十月的公布收支功德统计。计收放生功德金额为四千四百六十九元八角八分,五百零二人次出了功德放生十六次。放生地点太湖、苏州放生池、本寺莲花池、木读太湖支流等处,鱼种类大小黄鳝、鲫鱼、黑鱼、泥鳅、乌龟、青蛙、虾、河蚌等,总计斤两,七千五百斤零四两。
居士时觉右手不灵,影响工作。今年夏初,动身去沪手术治疗,刚下车,便见两个农民挑着两袋生物出售,随即便见由麻袋提出小袋分装的一提一提青蛙,这时,群蛙哀鸣,其声凄厉,好像落水者呼救;又如失母的婴儿哀鸣声哀悲,惨不忍闻!而下车的客人却纷纷问价欲买。居士悲心大恸,立即以高价全部买下,运到我家,请我随喜帮助放生。我当时欢喜无量深深为居士的婆心感动。便同乘车去郊区一河浜,给青蛙诵经说法后,一只一只,分散放入河内。围观人众,有人赞叹,有人讽笑,有人懊悔,可惜一顿美餐,议论纷纭,众说不一。惟我及居士,心怀悲切,默祷彼等转生善地,闻经明法,永了生死,不再娑婆受苦。默待很久,直到青蛙游去无影无踪方才回去,犹复悲心回顾,眷念不已!居士婆心可谓切矣!因为心归于一,手痛之事,也就忘了,到了家中而骨瘤忽失,手指屈伸如常。一真一切真,心能转境,一证明也想亦菩萨助成居士圆满这一无上福德因缘,功德圆满,福增疾除,菩萨神通妙用,实不可思议也!大家叹曰:“放生功德高如泰山,菩萨恩比海深!居士恭敬诚恳,手疾不治而愈。”居士经常对我等说:“若要无病先戒杀,要想延生须放生。”诚哉斯言!真实不虚也。居士回山后,再细查其手果然骨瘤消失,此实放生功德也。故书其实,晓明大众。放生即救已,戒杀可延生,乃千古不易的真理啊!望大众深信不疑,努力行之功不唐捐!
苏州市灵岩山寺医务室主治医生张回春
帮助放青蛙者上海市普陀路二十二号谈福康
(摘自《戒杀放生问答感应录》)
5.喷杀蚊剂夜咳不停
方龙
有一女居士家中蚊子很多,他儿子拿杀虫剂到处喷洒,不多时,蚊子纷纷落地,扫起来有一小堆。当夜十点多,这位女居士梦见一只蚊子飞进咽喉,马上就咳嗽,一咳就不能停止。奇怪的是,每夜都是这个时间开始咳嗽,这样连续一个星期,才想起这个“半夜咳”之病,可能是儿子杀蚊子引起,于是就对儿子说:“孩子,今后不要再杀蚊子了。”自从说了这一句话后,半夜咳就不药而愈了。
6.怜龟祛病
黄叔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里念书,见到友人捉得了一只龟,将要把龟壳剖脱下来(多残忍呀!)。黄叔达可怜这只乌龟,把它买下来放生了。后来,黄得了病,很严重。他的儿子知道了,到京城去看望。在路上遇见一位老人,自己说是姓归,前日有人将要杀我,很幸运被你父亲把我救了,这种深恩我还没有报答。现在,你父亲有了病这是吃鱼太多积食了。快用“姜附汤”来医治。说完,那老人就不见了。黄的儿子见到父亲,将路上所见的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并吃了这味药,真的就好了。叔达自己一想没有救过人呀,姓归与龟同音,恐怕就是以前我放的那只乌龟罢。
7.放生免疫
住在太湖里边岛上的农民,专做屠宰和捕鱼的事业。只有沈文宝不做这些事,全家好做善事,看到他人捕捉的鸟和鱼,便买来放生。很多人都耻笑他这样做,不适应时代;可是沈文宝仍然不怕辛劳地去做放生的事。后来这个村子大闹瘟疫。村里有人梦见“瘟鬼”手拿一捆旗帜,和各鬼们说:“除了沈家放生行善的人家以外,其他人家门上,都插上瘟疫旗帜。”不多日,一村三百多家,因染上瘟病而死的,超过了一半人数,只有沈文宝全家没有一点病。
8.人雀互救
明朝成祖皇帝的永乐九年,北京一带闹了饥荒。成祖皇帝下令打开粮仓,救济灾民。农民赵履乾一家八口人,差一点要饿死,而履乾的后脊梁背上又生个毒疮,因此,不能前去领救济粮。正在这时,忽然看到有十多人手里拎着米到来,说皇帝发放粮食救济灾民,我们听说你有病不能去领取,特意替你领来送给你,再给你一粒药丸,用水把它吃下,你患的这毒疮,立即就会好的。说完,这十多个人都化作麻雀飞去了。邻居们看了都感到惊讶。履乾按照他们所说的,吃了药,疮就好了。原因是,几年前,履乾买米回来,在路上看到有个人拎一笼子麻雀,他用三升米从那卖雀人换来,然后放了,所以那十几只雀化做人,手拎着救济粮食来报答他。
9.鳖救婢危
有个姓程的夫妻,最爱吃鳖(甲鱼)。—天买得一只大鳖,交给婢女调煮。可是,这个女婢不忍心把活活的鳖煮了,就将它放到水池里,借故说逃脱了,主人狠狠地斥责她一番。
后来,这个婢女染了瘟疫,眼看要死。家人把她安放到水阁里,等着她死。夜里,有一样东西从水里出来,背着湿泥按天配资什么意思,向婢女身上涂。婢女的高烧体温便得到下降,立即苏醒过来。主人问她病好的情况,婢女便把放鳖的实情告诉了他。可是主人不相信。夜里到水阁,偷偷去看,果真有个东西来了。走近前,仔细一看就是原来丢的那个大鳖呀!全家都感到惊讶。从此,永远也不吃鳖了。
发布于:河北省